汛期健康温馨小提示

| 分类: 幼儿保健

今年七月底以来,北京市受台风影响,多地遭遇强降雨侵袭。强降雨后,伴随着夏秋季节交替时的高温、高湿天气,极有利于病原微生物的繁殖,污染食物和水源,造成肠道传染病和各类食物中毒高发。同时,堆积的垃圾、粪便和动物尸体为蚊蝇类提供了很好的孳生水体,高密度的蚊蝇类区域不仅给大家造成叮咬骚扰,还可能传播很多疾病。幼儿园是人员高度密集的公共场所,幼儿肠道抵抗力弱,一旦发生传染病的暴发和流行,会给幼儿的健康带来很大威胁,为了保证全体幼儿的健康,我们必须加以重视,严加防范。

【肠道传染病】

肠道传染病是经“粪—口”途径传播疾病的统称。

介水传染病是指通过饮用或接触受病原体污染的水而传播的疾病,又称水性传染病。其中,最常见介水性肠道传染病。原因是水源受到病原体污染后,没有得到有效的消毒处理,或者饮水设备被污染,被接触或饮用后,引发大面积的疾病暴发。介水性肠道传染病潜伏期短,一旦爆发危害较大,短期内可出现大量患者。

疾病包括痢疾、伤寒、霍乱、诺如病毒感染、手足口病、甲肝、脊髓灰质炎、血吸虫病等。

症状表现腹泻、呕吐、恶心、腹痛、食欲不振等,因感染的病因不同,腹泻也表现各异。迁延不愈可能会引起营养不良、贫血、身体抵抗力下降,严重的可以导致脱水,极个别病例甚至有生命危险。

 

【媒介生物性传染病】

媒介生物性传染病又称虫媒传染病,世界卫生组织将此类传染病定义为由媒介生物(蚊、蝇、虱、蚤等)在人与人之间或动物与人之间传播寄生虫、病毒和细菌而引起的疾病。

疾病包括登革热、疟疾、乙型脑炎、鼠疫、血吸虫病等。近期,由于强降雨高温高湿天气,蚊虫叮咬指数较高,多地爆发登革热疫情。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通过媒介伊蚊叮咬传播,是全球传播最广泛的蚊媒传染病之一,感染地点以东南亚国家为主,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经3-15天的潜伏期便可能发病。

症状表现突发高热(体温可高39℃,甚至40℃),常伴有头痛、肌肉痛、全身酸痛,以及皮疹、出血点,有的患者还可能有腹泻、腹痛等消化道症状。

【汛期防病温馨提示】

一、做好个人防护

1.加强手卫生:准备食物前、饭前、便后、护理病人前后、接触动物后、接触垃圾后、处理伤口前后、外出归来均需要洗手。最好用肥皂和流动水,严格按照七步洗手法揉搓清洗双手,并及时擦干;不要用被洪水污染的水源洗手洗脸或洗涤其他物品。

2.做好防蚊工作:准备一些灭蚊用品,如:防蚊液、花露水、蚊香、电蚊拍、灭蚊灯、高效低毒灭蚊药等。室内安装好纱门、纱窗。外出尽量穿浅色长袖长裤,可使用一些驱蚊产品涂抹裸露的皮肤。

3.做好伤口护理:皮肤出现伤口,最好用防水材料包裹,保持伤口清洁,避免接触污水;如果伤口出现红肿、体液渗出等感染迹象,应及时寻求专业医疗救助处理。

4.加强个人健康监测:如出现高热、腹泻、恶心、呕吐、皮疹或结膜红肿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二、把好“病从口入”关

1.注意饮水卫生:不喝来源不明或被污染的水,自来水应烧开后饮用或选择符合卫生标准的瓶装水、桶装水;不用来源不明或被污染的水漱口、洗菜等;不喝被洪水浸泡过的瓶装水。

2.讲究食品卫生:处理食物要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尽量避免生吃螺、贝类、螃蟹等水产品,尤其不要在没有卫生许可证的路边摊购买食品。

3.培养良好饮食卫生习惯:尽量减少生冷食品摄入,避免暴饮暴食。

 

三、预防性消毒

1.空气消毒以通风为主,局部区域使用紫外线灯进行照射消毒;

2.衣服、被褥等织物类应勤换洗勤晾晒,但要避免过度消毒;

3.餐具、水杯、便器等注意清洗消毒,避免疾病的传播;

4.及时清理日常生活垃圾、粪便等污物,并定期对垃圾桶、便池进行消毒处理。

 

 

资料来源: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