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一科学游戏与系列科学游戏的转换策略

| 分类: 教育论文

  清华大学洁华幼儿园    连桂菊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儿童的世界,是儿童自己去探讨,去发现的。他自己求来的知识才是真知识,他自己所发现的世界才是他的真世界。”《纲要》也指出:“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是他们感受科学探索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乐趣。”因此,在中班的科学教育活动中,我们选择科学游戏的方式进行科学教育活动,本着“寓教于乐”的教育原则,遵循幼儿认识水平和实际能力,将相关的科学知识进行巧妙的构思设计,以幼儿喜欢的游戏方式让幼儿参与探究过程。 但是在我们的现实工作中,我们组织的一些科学游戏往往是比较单一和孤立的活动,系列科学游戏活动比较少,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存在呢?经过仔细分析寻求原因基本如下:
        第一、老师在制定主题计划时要全面考虑到孩子在这个主题中所要获得那些发展,在每周的活动计划中要考虑到五大领域教学,即五个教育活动的协调兼容,所以每周的活动中,科学活动仅此一次,甚至会空缺。
        第二、科学活动要和当前的主题活动相结合,在主题活动中要寻找与之相联系的科学活动内容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老师在制定的时候受到了主题内容的制约。
        第三、科学活动操作起来相对其他领域的活动要复杂,无论从材料的准备,还是活动过程的组织都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老师在日常的教学中会安排的少一些。
        第四、幼儿前期活动经验会直接影响他们的兴趣差异和选择意向。如果本班幼儿在以前有过比较丰富的科学游戏经验,在中班他们会主动选择科探索科学类的游戏,否则,由于前期经验的缺乏,幼儿对科学活动逐渐淡化,缺少探索的主动性。同时由于单一的科学游戏活动主要是以老师的计划为主,在老师的安排下进行的集体或小组的科学活动,在幼儿参与过程中,比较“被动”的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游戏程序,没有主动的探索机会,更不能体现优化的科学教育价值。
要解决以上问题,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如何将单一孤立的科学游戏转化为相互关联的系列科学游戏,因为幼儿对科学探究的兴趣、科学探索的能力,以及喜欢科学的情感是长期的,是在充满浓厚的好奇、好问、喜欢思考与探索学习的环境和参与多次的科学活动中得到发展的。具体措施如下:
        一、将生活中的突发的问题和现象转化为有趣的科学系列游戏活动
        陈鹤琴先生积极提倡:幼儿园的教学内容要要取材于大自然大社会,他认为大自然大社会就是儿童学习的活教材。在他的课程实验中,儿童生活中偶发的趣事总能够及时的成为教学的内容:比如“研究一鸣从家带来的老鼠”“看陈先生家的小羊”等。其实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和科学有关的小问题和常见的科学现象,而这些一般会在我们忙碌的身影旁边悄然溜走,因为它是常见且普遍存在的,作为班里的老师,我们应该依据陈鹤琴先生的教学思想,学习他敏锐的观察和教育的意识,做有心人,随机搜寻和捕捉生活中的的问题和现象,以科学的眼光来洞察其潜在的科学教育价值,把它转化为孩子们感兴趣的系列探索活动。
有一天,孩子们发现种植区饲养的蜗牛不动了,彭楚尧一手拿着放大镜,一手拿着尺子正在轻轻的敲打蜗牛的壳,小朋友急忙来阻止他:“蜗牛不能敲,他会被敲死的”“它敲疼了就不吃东西了,你想弄死它呀”, “我在看看蜗牛的壳是不是已经干了,如果蜗牛的壳干了,里面的蜗牛就已经死了,它的壳会变成透明的”。“你胡说,蜗牛现在睡觉了,它吃饱了东西是会睡着的,它才不会死呢”。老师及时抓住孩子们的争议点,引导孩子们就蜗牛会不会睡觉的问题展开讨论,因此进行了一系列的科学游戏活动,“蜗牛会睡觉吗?”“它会冬眠吗?”“蜗牛死了它的壳会变成透明的吗?”我们把这次系列游戏活动取名叫作“蜗牛侦探”,孩子们就象动画片中的侦探英雄柯南一样,寻找并探索着有关蜗牛的问题和现象,随着孩子们的持续探索,他们惊奇的发现,蜗牛的确会“睡觉”而且从11月16日开始就再也不吃东西,也不出来活动了,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观察及查阅相关资料,孩子们知道蜗牛没有死,它正在冬眠。而且蜗牛壳在蜗牛死后会不会变成透明的问题,孩子们找到了许许多多的小蜗牛壳,他们一个个果真都是透明的,由此推断,大蜗牛的壳也会比原来透亮。
        二、选择生活中有关联性的活动内容,便于形成系列科学游戏活动。
        陈鹤琴先生他非常重视幼儿生活的体验,强调以实物为研究对象,以书籍为参考,即注重直接经验。他说:“所有的课程都要从人的实际生活与经验里选出来”,这里说的“课程”以我个人的理解就是活动内容。《纲要》也指出:“幼儿科学教育应该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 因此我们在选择科学活动内容时,侧重于贴近幼儿生活,且直接可操作、可感知的事物或现象,延伸为系列科学游戏,充分挖掘科学教育的价值。
        生活中的现象的确千变万化,我们细心观察就会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就孩子而言,他们所看到的接触到的科学现象应该是直接的,具体的可看得见的,它们之间的关系也同样是比较直接和简略的,老师的任务就是寻找并抓住这些有关联的内容,深入浅出的将科学知识融入到游戏之中,使科学从复杂变得具体化,有可感知和可操作性,符合孩子的学习特点,以此更容易组建新的探索体验和科学探究态度。
        比如,在“有趣的电池”的活动中,我们把认识电池和组装手电筒的活动结合起来,讨论了“你见过的电池有哪些”?孩子们把生活中的电池一一表达出来,有的孩子说他见过玩具汽车里的电池,有的小朋友说他见过二号电池和七号电池,还有的小朋友说他见过照相机里能充电的电池,有的孩子说手机里的电池也是能充电的,汪依如小朋友说他还见过手表里的电池,就像小扣子一样。依据孩子们的经验,我们组织给电池分类的科学游戏,孩子们把电池分别按照大小和能不能充电来分类,在老师专业知识的引领下,我们科学的将电池分成干电池和蓄电池和电子电池等。本来是电池的活动,我们又引出新的游戏活动:“手电为什么不亮了?”通过猜想,孩子们想到了手电不亮了的很多原因:对对说:“可能是手电筒里的电池没电了”,赵天花说“手电筒的开关一定是坏了”,汪依如说:“手电筒里没装电池吧”,张泽远说:“手电筒是不是被摔坏了”,郭新宇说:“电池的正负极可能装反了”,陶俑说:“会不会是装的电池泡过水了”。陈依然说:“手电筒里灯泡的灯丝可能断了。”在此基础之上,我们有又进行了“组装手电筒”的游戏和“让小灯泡亮起来”的电路游戏,更有意思的是我们就小灯泡亮起来的游戏过程中延伸出来新的探索绝缘体和导体的游戏,即“使用不同材料的垫片小灯泡还会亮吗?”这个游戏也是最有探索兴趣和操作兴趣的,孩子们非常喜欢。总之,这一系列探索活动成功的主要原因就是我们选择的活动内容有关,从电池的游戏到组装手电筒的游戏再到小灯泡亮了的电路游戏,一切活动都是有关联性的,是直接可操作的,这样才便于组织和延伸。
        三、教师在游戏过程的有效引领和适宜指导是游戏深入展开的关键
        陈鹤琴先生教学法的核心观点是:“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陈老认为:“学生在做中学固然重要,但不能脱离开老师的适时指导,要同儿童的“做”联系起来,这一方法论让儿童自己想,自己做,自己观察、自己实验,自己去发现这个世界的奥秘。而教师的作用在于利用各种艺术化的教学手法进行适时的启发引导,并与儿童一起研究和探索,以求得教与学的共同进步。”基于中班幼儿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老师在中班科学游戏活动中的适宜指导现得尤为重要,它是活动推向深入的关键。
        (一) 抓住游戏的起始环节充分调动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陈鹤琴指出:“好奇心对儿童的发展具有莫大的作用,正如柏拉图所言,好奇心乃知识之母。所以成人必须正确对待儿童的好奇心,利用儿童的好奇心,引导他至学问的境界”。在科学游戏活动刚刚拉开序幕时,充分调动幼儿的好奇心是十分必要的,也会收到出奇制胜的效果。
        我在组织科学活动时,常常会有一个序幕,比如在打鸡蛋的活动之前,我安排了一个小魔术表演“手指敲鸡蛋”为了让孩子们知道鸡蛋的壳是比较坚硬的,我又表演了一个“石头压鸡蛋”的惊险游戏,孩子们看得屏住呼吸,目不转睛的看着老师的表演。比如在电池的探索活动开始之前,我随机设计了“手电筒为什么不亮了”的悬念游戏,孩子们看到一个发亮的手电筒和一个不亮的手电筒,积极性一下调动起来,以致孩子们的想法和发言让老师为之惊讶,这些看起来并不重要的环节却在整个活动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调剂作用,有了前面活动的精彩和铺垫,孩子们才能怀着激动的渴盼的积极情绪投入到后面的活动之中,使得整个活动开展起来都比较顺畅。
        (二) 鼓励幼儿大胆猜想实验可能得到的结果,激励幼儿产生想试一试的愿望
        陈鹤琴说:“直接经验、自己思想,是学习中唯一的门径。”根据陈老提倡的“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去想”。在科学活动中,老师会将思考的机会抛给孩子,鼓励他们大胆猜想和质疑。
        一直以来,我们把猜想环节作为科学游戏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在我们的教育实践中,使我们认识到猜想是老师了解幼儿前期经验的窗口,是调动幼儿操作探索的催化剂,这一环节如果安排的好,孩子们后面的探索目的和探索思路才会更加明确和有条理。比如在“小灯泡还能亮吗?”的活动中,老师提供了几种不同材料的垫圈和已经由老师用电线和小灯泡组装好的简单电路材料。在幼儿有前期经验的基础上,孩子们已经知道用铜的垫圈连接上小灯泡,小灯泡是会发亮的,现在对这些材料进行大胆的猜想,有的说用橡胶垫圈可以亮,有的说用铁垫圈可以亮,还有的小朋友说木头垫圈也能让小灯泡亮起来,孩子们大胆猜想的积极性很高。孩子们急于想知道分别使用自己猜想的材料小灯泡会不会亮,自己的猜想对吗?于是在老师提完操作要求以后就迫不及待的投入到操作实验环节。
       (三) 教师层层追问支持引导幼儿将游戏过程得以继续延伸
        幼儿在科学游戏中探究的过程就是陈老所说的“做“的过程,陈老提出既要重视幼儿的“做”,同时强调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反对单纯的由幼儿去做,他特别指出:“在必要的时候,给予儿童适宜的指导”。那么以教师为主导的回归幼儿主体的提问则是一种师幼互动的方式。
        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也曾经说过:“没有一种方式比师生之间的谈话更能提高沟通能力,更能启发思维技能”。在科学游戏活动中,提问是老师和幼儿之间的另一种谈话方式,不同的是,这种谈话方式是老师和幼儿之间有争议和质疑的对某一问题展开深入交谈,通过孩子之间相互作用,创造了一个组建和整合经验的学习共同体。而老师的追问将对幼儿提供丰富的资源和积极的支持,它对活动的有效延伸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如果老师的问题没有跟上,孩子们的思维就会被打乱,甚至会出现一时语塞的尴尬场面。在“潜水艇”的沉浮游戏中,当孩子们发现积木不会让潜水艇下沉时,老师立刻追问:“为什么放积木潜水艇不会下沉呢?”孩子们说:“因为它是木头的,它比较轻”。 老师又一次追问:“那你能想办法让木头变重吗?”“你用什么方法能让它变重呢?”在老师层层递进的问题引导下,梳理了孩子们的思维顺序,引领着他的操作目的,支持着他们的持续性主动学习。
       (四) 教师善于抓住关键问题使之在讨论交汇中衍生新的探索生长点
        陈鹤琴先生提出:“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通过做把教师和幼儿联系起来,通过做使师幼充分互动合作”。他说做既不是教师单纯的教师行为,也不是单纯的儿童活动,是师幼之间沟通、理解合作的过程。在科学游戏活动的探索过程中,问题讨论始终是联系师幼互动及活动进展的纽带。
        诚然,活动中的很多问题都是必然存在的,但是在这众多问题面前,老师要有敏锐的思维,有善于发现关键问题的眼睛,在瞬间作出价值判断,比较迅速的作出果断的决定。即找准问题,有针对性的以恰当的语气向幼儿提出,引起幼儿的关注和争议,才能产生充分的讨论,继而在孩子们的交互讨论中发现新的探索生长点。比如在打鸡蛋的游戏中,孩子们想出来很多打鸡蛋的方法,有的用小叉子扎,有的用勺子敲,有的用筷子捅,还有的小朋友用小勺子的柄来砸鸡蛋,其中郭新宇小朋友直接用手把鸡蛋捏碎了,老师及时抓住这一幼儿的“错误”做法,把它转化为一个关键问题抛给全体幼儿:“不用工具,你还能用什么方法来打碎鸡蛋?”于是“小厨师打鸡蛋”的游戏就产生了。就此环节,孩子们的思维一下活跃起来,有的磕,有的砸,有的捏,彭楚尧则用两个鸡蛋互相碰撞的方法打碎了两个鸡蛋,引起了孩子们热烈的掌声。可见,在问题的包围中,老师如果及时筛选抓住关键问题,那就能突出问题的重围,开拓一条新的探索思路。
        陈老认为,喜好游戏是儿童心理的突出特点,也是“儿童的本性”所以他说:“儿童既然有这种强烈的本性,我们就可以利用这个动机去教导他,而是要给儿童提供游戏的机会,指导儿童的游戏。”组织中班幼儿的科学游戏活动中,我们就是充分利用陈老提出的游戏教学法,想方设法将单一的科学游戏活动转化为持续幼儿探究兴趣的系列科学游戏活动。也正如教育家陶行知所说“我们提倡科学,就是要提倡把玩游戏,提倡玩科学的把戏,科学的小孩是在玩科学的把戏中产生的”。的确如此,科学游戏以它独有的趣味性,探索性激发着幼儿学习科学的内在动机。而科学系列游戏以比较完整持续的科学探索思维,深入浅出的将科学知识融入有趣的游戏之中,使科学变得具体化,可感知和可操作。因而让幼儿作为学习的主体持续沉浸在探索的积极情绪体验当中,在游戏活动的整个过程中自主学习、主动发展。教学有法,本无定法,科学教育也是如此,只有适宜幼儿的,幼儿为之喜欢的,对幼儿发展有价值的,无疑它是最好的。
        参考文献:
        1.《陈鹤琴文集》   孙兴春、金玲主编  江苏教育出版社
        2.《陈鹤琴教学法》 张毅龙主编   教育科学出版社

注:此论文获得北京市陈鹤琴研究会论文评比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