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教师在科学活动中的支持策略

| 分类: 教育论文

北京市清华洁华幼儿园     宋蓉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过程是师生双方活动的过程,教师不仅仅在实验过程中对幼儿给予指导和帮助,同时,更应该关注幼儿的想法,关注幼儿的感受和体验,成为一个积极推进幼儿探索的支持者。科学探索活动中教师的支持策略是指在活动中,教师为了鼓励、帮助、推进和支持幼儿的探索活动而采取的一些有效、适宜的手段和方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也指出: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在科学活动中,我也在不断的探索,在教学实践中如何运用教师的支持策略,力求真正实现以幼儿为主体的主动学习的过程。我认为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对幼儿采取支持策略。
        一、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支持幼儿积极主动地与材料互动。
        科学活动时所用的材料是幼儿科学教育的外部条件之一,教师不仅要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而且,教师在准备材料时,还必须考虑到材料具备的典型特征,通过特征鲜明的,并且能直观地感受到的突出的事例,使幼儿的脑中形成表象,从而获得科学经验。如:中班科学活动“有趣的磁铁”中要为幼儿提供让磁铁帮助小纸人跳舞的材料,我们从纸盘、玻璃 、牛奶包装袋、木板等材料中筛选出木板和玻璃作为活动中具有典型性的材料,并且把它分成:薄木板,厚木板,薄玻璃,厚玻璃,引导幼儿感受磁铁具有穿透力的特性和磁铁的磁性跟中间隔的物体的厚薄的关系。另外,材料的投放还要以“适合”为主,一定要考虑到班级幼儿所具备的水平,材料过多会干扰幼儿的操作和探索,我们把材料从八种调整到四种,就是使材料的投放适合本班孩子的实际水平。最后,教师要把材料融入到有趣的游戏情境中,它能够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如:“有趣的磁铁”中,我们给用磁棒在材料上站立的小纸人取名叫“妞妞”,并且活动中加入了情节:有一个小姑娘,她的名字叫妞妞,她很喜欢跳舞,“我想在舞台上跳舞”……并随着音乐《春天来》在舞台上翩翩起舞,孩子们的兴趣调动起来了。用两个纸杯支起来变成舞台, “妞妞”直直地站在舞台上,幼儿手拿磁棒在下面操作,孩子们觉得真的像个舞台了,实验的兴趣很高,实验中,不断听到孩子们兴奋地说:“能跳舞”“妞妞能跳舞”。
        二、支持幼儿的想法,鼓励幼儿进行大胆猜想与验证。
       “猜想与验证是科学探究的中心环节,”在科学活动中,教师尽量为幼儿设计适宜的问题情境,鼓励幼儿利用已有的经验进行大胆的猜想和假设,与同伴互相质疑,并在操作活动中进行验证。要让幼儿明白,只有自己试一试,才能知道自己想得对不对。孩子们只有大胆的猜测,才会有创新,孩子们的实验才会丰富,才会有价值。我们在开展科学活动“皮筋琴”中,请幼儿对毛线,松紧带,纸条,皮筋不同的材料进行了猜想,孩子们认为皮筋和松紧带有弹性,纸条和毛线没有弹性,当孩子们亲手实验时,他们发现,原来毛线也有弹性。在“吹泡泡”的科学活动的猜想中,我问幼儿:三角形的泡泡器能吹出什么形状的泡泡?正方形的泡泡器能吹出什么形状的泡泡?有的孩子说三角形的泡泡器当然吹出三角形的泡泡,正方形的泡泡器吹出正方形的泡泡,当他们实验后发现,不同形状的泡泡器都吹出圆形的泡泡时,他们非常开心,孩子们带着问题亲身动手验证,活动中孩子们对科学活动充满了探究的兴趣。
        三、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激发幼儿的求知欲。
        教师应以接纳的态度为幼儿创设平等、自由、宽松的探索环境,为幼儿提供情感上的支持,使幼儿愿意尝试各种活动,活动也容易取得成功。一方面,教师在提供帮助之前应首先向幼儿表示认同和理解,使他们明白教师懂得她此刻的感受,另一方面,当教师对某一事件表现出惊异时,则会使教师和幼儿处于一种开放的状态,进而引发师幼情感的共鸣和幼儿的认知冲突,促使幼儿敢想、敢说、敢做。如“有趣的磁铁”活动的开始阶段,我问幼儿:你们猜一猜,小纸人能在玻璃舞台上跳舞吗?有的幼儿说:不能,因为它立不住;有的幼儿说:可以,有磁棒就能;有的幼儿说:不能,因为舞台是玻璃的,一跳就碎了;还有的孩子说:能,拿手转小纸人,它就能跳舞。无论幼儿说出什么答案,教师都微笑地表示认同,同时鼓励孩子自己动手去验证,教师对幼儿想法的鼓励和认可能够促使孩子们积极思考并亲自动手验证结果,激发了幼儿探究的兴趣。
        四、通过提问等方式引导幼儿的探究逐步地深入,鼓励幼儿学习用各种方式进行表达。
        活动中,教师应对幼儿保持积极的关注,适时地参与幼儿的活动,通过提问,提出可供选择的建议等方式引导幼儿的探究逐步的深入,并且,教师应鼓励幼儿之间进行积极、充分的言语和情感交流。实践中发现,教师的“提问”的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幼儿能否主动地学习科学。
        1. 提问要了解幼儿已有的经验。
        幼儿已有的经验是幼儿学习科学的基础,通过提问了解幼儿已有的经验,能帮助幼儿在活动一开始就能较快的辨别将要学习的内容,并用已有的经验,来解决教学情境中展示的问题,帮助自己学习新的知识。如:在科学活动“皮筋琴”中,我问幼儿:生活中哪些物品有弹性呢?孩子们说出了许多:带弹簧的笔,家里的沙发,皮球,篮球,排球,吉他,松紧带等,孩子们的这些经验为他们即将开展的弹力大比拼的实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 围绕科学活动过程,进行渐进性的提问。
        渐进性的提问,不仅能引起幼儿对材料的观察兴趣,而且有助于引发幼儿逐步地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如:科学活动“有趣的磁铁”活动的开始阶段,我根据孩子已有的经验,提出问题:“小朋友,你们猜一猜,小妞妞能在舞台上跳舞吗?你有什么好办法能让妞妞跳舞?” 呈现材料时,我请幼儿观察思考:“小妞妞喜欢在不同的舞台上跳舞,你们看,这里有一号舞台,二号舞台,三号舞台,四号舞台,它们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实验后,我问幼儿:小妞妞能在不同的舞台上跳舞吗?为什么?你有什么发现?在活动的延伸环节,教师出示白纸,牛奶包装袋等,提出问题:“磁铁还能穿透什么材料?”
        3. 要适时地追问,帮助幼儿把科学探究活动逐步深入下去。
        追问,即教师按着幼儿的答案问下去;促使幼儿对某个问题作进一步思考,以便引导幼儿进一步去探索,以获得科学的探索经验。例如:在科学活动“沉浮游戏”中,通过实验,孩子们已经认识到,有的材料会浮在水面上,有的材料会沉到水里去,我又引导幼儿进一步思考,你有什么办法让沉下去的材料浮上来?有什么办法让浮着的材料沉下去?有的幼儿借助木板帮助曲别针浮起来,有的幼儿把橡皮泥放在木板上,使木板沉入水中。
        教师在科学活动中必须做有心人,努力地把握幼儿探索的方向,灵活地运用各种支持策略,充分地发挥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从而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激发幼儿对科学的浓厚兴趣,培养他们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为幼儿成为具有良好科学素养的未来公民打下必要的基础。


        参考书目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幼儿园快乐与发展课程》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幼儿园科学探究的教与学》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注:此论文获2009年北京学前教育研究会论文评比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