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网络式主题教学 促进师幼互动

| 分类: 教育论文

刘 芳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主题教学已经成为很多幼儿园的课程模式。以下是我在实施网络式主题教学中的几点思考。

   一、遵循“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我们的活教材”这一原则,在教学主题的选择和确定上,源自幼儿兴趣,追随幼儿兴趣,依据《规程》和《纲要》来把握教育的目标

   幼儿的思维和兴趣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他们的兴趣来源于具体可感知的事物。因此,在主题教学的实践中,我认识到“教学内容要来自社会和自然,教学形式要贴近自然和社会,教学的切入点也要来自于幼儿对自然和社会的好奇和认知。”只有把握住这个原则,制定出的教学主题和设计的教学活动才是幼儿感兴趣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形式才是贴近幼儿特点的,也才是幼儿真正需要的。

   陈鹤琴先生在“活教育”的原则中指出,“要鼓励儿童去发现他自己的世界”。因此,教学主题的确定源自幼儿的兴趣,主题的开展是追随幼儿的兴趣的过程。需要注意的是,教育教学是一个有目的的过程,绝不是无目的地追随幼儿,而是需要教师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和教育意识,同时教师要对幼儿特点有比较准确的了解。在此基础上,由教师来对主题网络的走向进行把握。由于幼儿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因此他们表现出的兴趣点也非常广泛。那么,在这许多的兴趣中怎样选取富有教育意义,符合《规程》和《纲要》的教育目标,同时又为大多数幼儿感兴趣的点形成网络,就需要教师来加以把握,并根据《纲要》中的教育要求来制定。例如,在《筷子》主题活动中,孩子们提出了“筷子为什么是两支?筷子除了吃饭还能做什么……”等许多问题。在这些问题中,教师选择了“筷子的用法”、“筷子的用途”和“筷子的种类”等孩子们感兴趣的问题综合成教学单元,将一个个相关的活动有机地串联起来,形成了主题网络。

   二、教学主题确定后,教师还要对网络内部的各个教学单元和教学活动之间的关系进行梳理,以确保教学思路的顺畅和各教学活动之间的相互关联

   1.经过一年多来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主题网络中各教学单元之间的关系存在着两种表现形式,即平行式和渐进式

   ①渐进式单元

   以《玩具》主题为例,主要教学单元为“玩具的种类”、“玩具的玩法”、“玩具的制作”。在这三个单元中,教师首先与幼儿一起寻找和总结出了玩具的主要种类,接着又自然地过渡到“这些种类的玩具怎么玩”这一单元,然后通过教师自制一些玩具激发幼儿对自制玩具的兴趣和对自制玩具的探究,从而过渡到家园、师生共同制作玩具这一单元中来。从这一过程中可以看出,在这一主题中,各个单元之间是相互关联、相互递进的关系。

   ②平行式单元

   例如,在《认识自己》这一主题中,主要有“我的生日”、“我的动作”、“我喜欢的事”、“我的家”等单元。这几个单元之间没有层次和逻辑上的渐进关系,而是各自独立的。在教学活动的实施上,没有时间上的先后,各个单元可以单独开展,在主题的构成关系中比较灵活。这样的主题教学单元关系称之为平行式单元。

   在主题教学中,笔者认为这两种单元关系是与主题的选择相关。而无论哪一种单元关系,都是实现主题教学目标的形式和途径,都是可行的。

   2.在一个具体的教学单元内部,各个教学活动之间的关系应是在教育目标上的层层递进

   教学单元是构成主题教学的一级网络,而单元的内部网络又是由各个具体的教学活动组成和支撑的。单元的教育目标在各个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完成,同时各个教学活动之间的教育目标是自然衔接的,构成阶梯状的递进关系。例如,在《认识自己》主题活动的“我的动作”这一单元中,教师与幼儿一起在户外游戏,在室内舞蹈,在运动的同时让幼儿感受身体各个部位的动作与身体姿态之间的关系。接着在随后进行的美术活动中,请幼儿把在户外游戏和舞蹈时的身体感受用笔画下来。这既通过幼儿自我发现和自我学习的途径提高了幼儿对身体姿态的表现能力,同时也是幼儿对身体动作学习的进一步领会和理解。这个教学目标就是对前面体育活动和律动活动的综合和再提高。

   3.不同的教学单元之间也存在教学活动上的重合、交叉

   以《玩具》主题为例,“玩具的种类”和“玩具的玩法”单元之间就存在着一定的交叉和重合关系。在“玩具的种类”中,“玩法”也是对玩具进行分类的一个重要标准和方法。这样一来,两者之间就存在着重合和交叉。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应考虑这些交叉内容放在哪个单元中会延伸出更多的活动,教育目标也更深入。经过讨论,我们认为把“玩具的玩法”专门作为一个单元,“玩具种类”中按玩法进行分类的内容只是简单进行设计。其中更深入的内容和对幼儿探索操作的引导自然过渡到“玩具的玩法”这一单元中进行。这样教育目标更有重点,也更加明确。同时,目标的层次衔接比较突出,活动延伸也更加深入。

   三、就一个具体单元来说,教学活动的组织要经过“定目标—择内容—选形式”三个步骤和阶段来进行

   1.定目标

   在单元教学中,教师要首先制定出单元目标。结合多元智能理论对智能领域的描述,我们把教学目标主要划分为健康卫生、逻辑数理、美术手工、语言发展、身体运动、自然观察、人际交往和音乐等几个方面。根据《规程》和《纲要》的要求,教师要根据本学期的保教工作目标,有重点地进行分解和制定,使幼儿得到全面的培养。

   根据这些单元目标,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对具体的教学活动的目标进行细化和制定,使追随幼儿兴趣而生成的系列活动避免目标的盲目性,做到目标明确,形成系列,活动系统而有组织,避免随机性。

   在单元内部,各个教学活动之间应具有连续、系统的特点。即各教学活动的目标是环环相扣、紧密结合的。例如,在中二班《小蜜蜂找朋友》主题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对故事中几个主要角色的行为进行分析,并鼓励幼儿为故事续编出结尾→对大家编出的故事进行评定,选出情节完整、内容丰富、角色交往行为正确的故事→对故事的几个情景进行复述→指导幼儿分成小组分别对几个情景进行表演→引导幼儿对各组的表演进行讨论,征求大家的意见和建议→ 各组对表演进行修改,练习舞蹈动作,添设头饰,制作服装→元旦联欢时为爸爸妈妈进行表演。

   从这一过程中可以看出,每一次活动都是在上一次活动中延伸而来的,是对上一次活动的顺承。同时,教育目标也进一步加深,要求更加细化,有利于幼儿对目标的掌握,真正实现教育目标落实到幼儿的发展之中。

   教师根据主题内部各单元活动的开展和幼儿的兴趣及对目标的掌握情况,可以适当地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在教育目标和教学内容上超越本年龄阶段幼儿的发展阶段,可以将本班幼儿的“最近发展区”适当提高,不必各班统一要求。

   在《小蜜蜂找朋友》这一主题活动中,随着幼儿对这一开放性故事(没有结尾的故事)的兴趣逐步增强和对故事中主要角色的自发讨论,教师引导幼儿逐步开展了续编故事、复述故事、故事表演等一系列的语言活动。这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中班上学期的幼儿发展目标,但是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巧妙提问,使幼儿逐渐整理了自己的思维,逐步形成了完整的故事情节,并在自己续编的故事中学习了对他人行为的客观评价和判断。因此,通过这一尝试,我认为结合主题和本班幼儿特点对幼儿的发展目标进行适当超越的做法是可行的。

   2.选内容

   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结合教育目标为幼儿设计他们感兴趣的活动是主题教学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幼儿的问题进行列表,教师可以了解到幼儿的兴趣所在,从而可以有针对性地为幼儿设计与主题目标密切相关的活动。在设计活动的同时,还要考虑这一活动内容必须要具有“延展性”和“开放性”,能够给幼儿的思考和探索留下一定的空间,能够促使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去探寻答案和新的发现。这一点既需要教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尤其是本班幼儿的群体特点进行准确的把握,也需要教师有比较灵活的教育技巧,能够及时地根据幼儿的表现和需要进行教学策略的调整。

   3.择形式

   在教学准备过程中,教师在选择活动内容的同时也在选择活动开展的形式。采取何种形式能够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使幼儿的兴趣得以更好的延伸,同时又避免活动形式和活动目标的单一,是教师需要认真思考的。通过一年来的尝试和实践,我们普遍认识到综合性活动比较符合教育的发展规律。在一个活动内部涵盖多个智能领域的目标,同时把活动区的分组活动作为教育活动内容和目标的双向延伸,对幼儿而言能够达到较好的活动效果。以《小蜜蜂找朋友》为例,教师在引导幼儿理解了故事之后,请他们自愿结合成小组,共同合作,根据故事的不同情境创作出大型的连环画作为室内环境的一部分;在经过了续编和复述故事之后的“表演故事”单元中,在一次教学活动时,教师与幼儿一起创编了不同角色的动作、表情,请各个表演小组的幼儿把自己要扮演的角色任务画(前一次活动中已画好的作品)进行剪贴和装饰,投放到表演区中作为语言游戏的桌面玩具使用。这是在教育活动和随后开展的活动区游戏中进行的,幼儿很感兴趣,合作性很强,游戏和创作都非常投入。这种将教学活动和活动区连接成一个整体的做法减弱了教学活动的“正规性”,重视了幼儿兴趣的持续性,打破了以往各个环节活动内容缺乏关联的旧有模式,同时避免了打断幼儿的学习热情和做事情的持久性的现象,起到了给幼儿更多的自主性和维持更高的有意注意的双重作用。

   四、教师在主题教学中是“主导”而不是“主宰”,教师在活动中的作用更加多样、自主性更强

   1.在教学主题的开展过程中,由于主题是由师生根据幼儿兴趣共同制定的,因此没有固定的教材和教学活动用来“照本宣科”。

   由于主题教学目标的系统性和联系性,各个教学活动往往不限定为固定的学科教学,而是一个个相互联系的综合活动。因此,在教学上,需要教师的目标意识——即对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目标的层次性、目标的完成形式等的思考和把握要比较强。同时,教师还要注意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也要比较灵活。正如陈鹤琴先生所说:“活教师要用活教法,教活教材,才有活学生。”因此,我们积极鼓励师幼大胆尝试、探索多种活动形式。例如,在《筷子》主题活动中,教师与幼儿共同寻找筷子的多种用途,创造了有关筷子的多种玩法,共同创编了儿歌,从而引导幼儿认识筷子;同时,教师又为幼儿谱上音乐,用生动活泼的形式使幼儿学习使用筷子。这就远比教师“一丝不苟”地教方法,幼儿“勤学苦练,”要有趣轻松得多,效果也更好。

   同样道理,在《认识自己》主题活动中,教师与幼儿一起舞蹈和进行户外游戏的过程,不是让幼儿学会几个舞蹈动作就达到了目标,而是注意请幼儿观察和体会自己动作的部位与身体姿态之间的关系,再请幼儿把自己的感受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这也是一种“鼓励幼儿自我发现、自我学习”的灵活形式。

   2.实践“大自然、大社会是活教材”的教育原则,让幼儿在自然和实际的考察实践中学习,充分发挥自然和社会的教育意义也是主题教学中十分注重的环节

   例如,在《超市》主题活动中,教师让幼儿自己选择购物,自己独立使用货币,就是以幼儿亲自实践的形式,让他们认识货币、学习自我服务以及初步认识货币间的数量关系。在《秋天的树叶》主题活动中,利用我园独特的自然景观,我们与幼儿一起玩落叶游戏,进行树叶写生,并进行了各种关于树叶的美工活动和语言活动,这都在直观上使幼儿获得了乐趣和认知经验。同时,年龄组还配合各班的主题教学,组织幼儿真正走进田野,进行采摘活动,让幼儿在田野间认识农作物,体验劳动的快乐和自然的美丽。

   3.主题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幼儿的发展需要和发展潜质后,才能思考和选择幼儿真正感兴趣的内容和形式,才能确定符合本班幼儿特点和水平的教育目标和“最近发展区”。这都要求教师要充分观察和了解本班幼儿,同时还要对本年龄阶段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有比较明确的认识和了解

   五、通过主题教学活动的形式,幼儿获得了更多的成长

   在主题教学中,教师把尝试和操作的主体还给了幼儿,通过富有启发性的开放式问题引导和鼓励幼儿动手探寻,使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得到了更大程度的发挥。

   1.主题教学促进了幼儿的主动学习,使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由于主题教学的切入点是教师根据幼儿的兴趣制定的,活动内容切合幼儿的需要和探求欲望,从尊重幼儿的兴趣入手,逐步引导幼儿将兴趣转化为主动学习和保持探索持久性的内在动机。因此在活动中,幼儿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同时由于主题教学中问题的结论是由幼儿与同伴、幼儿与教师、幼儿与家长共同探究而来的,因此在幼儿的学习特点上不再表现为被动接受教师“传授”的现成经验,而是在学习的过程中表现出极强的主体意识。在幼儿的提问上,有关事理原因和事物内部关系的复杂问题增多了(即问“为什么”增多),陈述性的简单问题相对减少了(即问“是什么”减少);在学习行为上,他们往往不再满足于“听”,而更愿意“做”和“问”;在学习动机上,主题教学的开始阶段,兴趣往往是一种无意识的学习前提,随着主题教学的步步深入和教师有目的地构建单元网络,幼儿的学习成为一种内在动机的激发,学习兴趣越来越浓厚并逐渐演化为有目的、有意识的学习动机。因此,在主题教学中,幼儿的学习动机和学习行为都体现了幼儿主动性的提高,使他们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2.在主题教学中,幼儿的有意注意时间和持久性都得到了很大提高,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由于学习的内容是追随幼儿兴趣设计的,因此幼儿在活动中更加投入,对于活动中出现的现象和疑问更加愿意积极地去面对和解决。在解决的过程中,幼儿的有意注意的时间和强度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同时,由于主题教学更多的是让幼儿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幼儿的操作和实践机会增多了,这也正符合了“做中学、做中教”的师幼互动模式,符合了幼儿的学习特点,这样幼儿的学习能力得到了提高,学习习惯也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3.“做中教”不仅是教师要引导幼儿学会学习,而且也表现为幼儿与同伴之间的相互模仿和学习。这不仅使幼儿的学习形式和学习途径得到了拓展,也使幼儿的相互交往呈现出更高的水平

   主题教学重视幼儿的操作学习,在操作中,幼儿的独立思考和动手能力得到了加强。同时,在就同一个问题进行探求的过程中,幼儿之间也存在着交往和相互学习。在对事物进行探讨和操作的过程中,幼儿间的交往往往表现为合作与分工共存,规则意识有了很大提高。这不仅仅是因为操作材料使得幼儿必须以合作形式来使用,而是由于问题的开放和材料的使用方法使得幼儿必须以合作分工的形式来进行。例如,在《小蜜蜂找朋友》主题活动中,对于故事的筛选必须要形成共同的评价标准,对表演中的角色分配、表演需要哪些道具、道具如何制作等,都必须要进行分工和配合。以幼儿自由结合成小组的形式,让幼儿直接面对这些问题,通过引导幼儿讨论,使幼儿在无形中增强了对规则的理解和运用。对于中班幼儿来说,这不仅是一种新的学习形式,也是学习和运用新的交往行为方式的过程。

   通过一个多学期的学习和实践,我深切地认识到:主题教学的开展既给幼儿以更广阔的空间去探索和发现,给他们以更多的机会去想象和创造,同时也给教师以更深层面上思考幼儿、观察幼儿和灵活教学的机会。以上仅仅是我的一点粗浅理解和认识,希望能够得到各位专家、同行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