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科研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 分类: 教育论文

杨瑞清

   一、问题的提出

   当幼教界人士和许多幼儿园充分肯定教科研工作对于园所发展的重要意义与价值时,人们已不再把“教科研兴园”当作时髦词摆在口头上,伴随着我国幼教师资水平的提高,教育研究已不 再是某些科研部门的“专利”,而且原本就不该是。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你想使教育工作给教师带来欢乐,使教师每天的上课不致变成单调乏味的义务,那就请你把每个教师引上进行研究的幸福之路吧!”奥尔森也曾说:“教师研究是使学校改革取得实效的最可靠的方法,是教育改革取得最后改革成效的最好道路。”

   对于教育研究,特别是校本、园本研究,“不知者”或“大知者”往往把它看得太过深奥,其实,我们完全可以由衷地认为,对于一名热爱教育事业、称职的教师来说,从事研究并非外加的事物,而是本职工作的一部分。如果我们常常地问自己,我怎样才能教得更好,让孩子们学得更好。在我们提此问题并且努力探索解决问题的时候,我们已经站在研究者的立场上开始研究了,我们只是为了把最佳的教育实践融入我们的日常工作而不懈地学习、思考、探究与创造。

   二、基本思路

   我们的基本思路是:面向未来,提高认识,强化教研、科研意识,提高办园水平。

   教育工作具有前瞻性的特点,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必须放眼未来,根据未来世界对人才的要求来确定今天的教育;办园具有同样道理,也必须由经验型向科学型转化。实践已经证明,幼儿园教科研工作是提高广大教师业务素质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保教工作质量的重要途径。如何有效地开展教科研工作,实现“两个提高”,我们必须在新的教育理论和教育观念指导下,更深入地认识教科研工作对于成功办园的重要性。我园重视教科研工作主要归根于以下四点认识:1.是新世纪教育工作更加科学化的需要;2.是培养未来人才的需要;3.是提高教师素质的需要;4.是教育管理现代化的需要。认识到上述几点,我园提出了“教研兴园,科研兴教”的发展方向,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教育的需求,适应未来社会对教育的要求。

   三、实践探索

   (一)建立教科研组织网络,层层负责,以健全的教研制度做保障。

   根据园所规模大的特点和具体工作要求,全园成立科研小组,由园长亲自负责;下设教科研室,建立室主任岗位,由园长直接领导,并以年龄组为单位,分设4个教研组,由年龄部主任兼任教研组长,各教研组长及部分实验班教师均为科研小组成员,其中固定成员均为中教、小教高级或本科、研究生学历,研究积极性高,队伍比较整齐,具备一定的研究条件。近年来承担多项国家级、市级、区级重点科研课题和国际合作研究项目,使教科研队伍得以进一步锻炼。此外,教研制度、教科研基金及奖励制度的制定与执行,也有力地促进了教科研工作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保障作用。如图:

 

  (二)创设“教而有研,研而有效”的工作氛围。

   当今社会知识飞速更新,终身学习已成为人们的自觉需要。创造和利用各种学习机会,形成一个浓郁的学习、研讨氛围是搞好教科研的基础。干部谦虚好学、处事民主、工作严谨,则意味着一个组织机构管理上的文化或价值取向,普及全园则形成一定的园风。我们本着开放的心态,利用一切条件广吸博纳国内外先进教育思想和经验,如:参加各类教育研讨会,承担会议接待研讨任务,聘请专家做顾问指导,利用暑假培训教职工。参观优秀园所,把最新、最好的经验带回来进行尝试……

   此外,我们还特别关注以下几方面:

   1.确保对教科研工作时间、物质上的支持;

   2.园长有重点的亲自参加教研,进行指导、检查;

   3.全园分为园级大组教研活动与年龄部级小组教研活动,结合继续教育的园本培训,体现不同的层次水平和研究侧重;

   4.全园分设园级科研实验班和年龄部级教研专题研究班,实施分层指导;

   5.科研小组结合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确立研究专题,教研室对各组教研专题与计划的制定和实施进行指导;

   6.采取研究带骨干,骨干带全园,最终实现以点带面;

   7.设立专项教科研基金用于购置研究所需设备、资料和参加培训及成果奖励等;

   8.建立教研组长、教师参加教研情况及成果的期末考核评估制度,促进教研质量的不断提高。

   这样,在全园统一的教科研工作思想指导下,四个年龄部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有专题,班级根据年龄部专题、教师兴趣、幼儿发展特点自由结伴,设立子课题,制定小组研究计划。这样从管理上确定了教师是研究的主体,教研室、部主任是支持与指导者,包括指导教师选题,学习科学的研究方法,整理收集研究资料,组织讨论交流活动等。多方位条件提供和积极鼓励,使得教师钻研之风日浓,提高自己既是教师职业的要求,也是教师自觉的要求。

   (三)幼儿园有效地开展教研活动,重在使教研与教育实践密切结合。

   1.分析教育实际,确立研究专题。

   教研专题内容的选择与确定是提出问题的过程,它是教研活动的重点与中心,尤其要慎重。内容浅则指导意义不大,内容深则远离教师实际水平和能力。此外,还要考虑本学期的保教工作任务,要结合园本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确立研究专题。

   近年来,有关幼儿园课程理论与课程实践的探讨成为幼教研究的热点,说明课程研究具有普遍意义和价值;而我园的课程在走过了传统的分科教学,步入主题教学后,随着教改的深入,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我们日益感到现行的纯目标模式的幼儿园课程在一定程度上很难适应当前的教育要求。特别在于,教师的教育行为严格按照既定的目标和计划执行而缺少灵活性;课程目标与内容直接来源和对应教育目标而很少顾及幼儿在课程中的兴趣;教师作为课程的讲授和传递者而非师幼互动的平等参与者,在知识与技能的讲授和传递中很难实现对幼儿兴趣与探究精神的肯定与尊重。这些弊端的存在,不但使教师的教学过程变得机械,缺乏灵活主动性,而且难以实现素质教育所提出的“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的教育目标。

   当新的教育观念与旧的课程模式之间在实践中产生上述一系列问题和矛盾时,我们开始把目光转向对国内外相关教育理论的深入理解和对先进教育模式的学习与借鉴。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理论(整体教育思想)、多元智能理论和瑞吉欧方案教学法均为我园的课程研究与探索起到了十分有益的指导作用。建构“新型的网络式主题活动课程”成为全园落实《纲要》精神,更新观念,培训师资,优化教育行为的最佳切入点。经过近三年的研究与实践,我们在教育理念方面形成园本特色:

   (1)以多元化的教育唤醒儿童的多元潜能。

   (2)以“五指活动”的整体教育思想和现代教育理念相结合,实现幼儿的全面发展。

   (3)在倾听童声中探究,用儿童的百种语言开发网络式主题活动教育。

   (4)立足幼儿园教育,吸纳独特的家长和社区资源,形成立体教育体系。

   2.研究要与日常工作密切结合。

   我们知道,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仅是简单的日常教学、游戏如何组织的问题,就教师的教育观念一点就涉及到教师在园的一切教育行为,同时还涉及教育评价、儿童发展评价、家长工作,甚至幼儿园管理工作等。这些也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此,我们在教研过程中十分注重与日常主题教育活动和家长工作的密切结合,注重活动计划的落实和各种形式实施的丰富、有效性。我们要求教研组学习必有讨论,讨论要有提高,平时注意经验、成果的积累,每一主题后,根据教研专题内容和创新性探索实践指导教师写“多元教育活动案例”、“主题教育活动案例”、“因材施教个案指导案例”、“家园指导活动案例”等。每种案例有不同侧重,其中“多元教育活动案例”包括多元教育途径的实现(多元活动场景的创设—教育活动中多元方法的应用—多元活动的评价)、精选的创新教育活动、小组活动案例设计和每次活动后方法应用分析。这种整理工作和反思过程对于成果收集和教师分析思考能力的提高十分重要。

   3.分析师资状况,教研实现分层指导。

   作为大型园所,管理要利用规模大这一特点,管理措施要有利于引发平行班的相互学习与促进;由于管理对象面广,管理工作相对复杂,所以要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教师学历结构大专、本科及研究生占88%以上,具有一定的研究实力;教师年龄结构以年轻教师为主体,表明既要加强对年轻教师的职业训练,又要重视引导她们勤奋努力、开拓创新;在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的同时,教师的年龄结构同时亦表明教师队伍生机勃勃,具有较大的潜力。针对年轻化教师群体,我们也分析她们的需要特点,如大部分教师工作努力,希望取得成绩,渴望赢得他人的肯定与重视。若能选择恰当的时机用合适的方法给以激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管理效果。近年来,我园先后不同层次地引进和培养了五批青年教师,目前她们中有的已日趋成熟,在班级工作、教研工作中可以独挡一面;有的则略有差距;还有的新上任不久,还需在工作中继续学习锻炼……

   教研是“教与研”结合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要“自觉学”、“乐于说”、“敢于做”、“肯于写”。实现这四步,也就实现了教研促进教师队伍素质提高的目的,这其中,建立在对师资分析与了解基础上的个别帮助和指导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教育的职能是促进人的发展,而教育的发展很重要的一点是取决于教育者本身的发展。众所周知,幼儿园教科研工作所发挥的作用远远不只促进师资发展这一点,我们需抛却研究中的种种高深莫测与形式主义,为我们所热爱的教育事业倾注心力。若人人如此,那么,面向未来,建构优质幼教,园所的兴旺与持续发展将得到最大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