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主题活动中家长的角色定位与转换

| 分类: 家庭教育指导

北京市清华大学洁华幼儿园   蔡晓伟

在幼儿园教育阶段,谈家长的角色定位,有三个关键词——观摩者、参与者和合作者。观摩者是家长观摩幼儿在主题活动中的整体状态,了解园所文化及主题开展情况。参与者是家长能够参与到主题开展进程中,体验幼儿的部分活动。而合作者是指为了促进主题活动的深入开展,让幼儿在活动中能够持续自主深入学习,家长与教师共同设计、推进、参与主题教育的各项活动内容,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以往,我们更熟悉家长作为观摩者和参与者参与幼儿园的活动。

在综合性主题活动中,家长除了是观摩者和参与者,更多的还是合作者。下面,我结合我园综合主题实践活动的开展,谈一谈家长的角色定位与转换。

一、家长是观摩者

家长作为观摩者参与班级活动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  参与教师组织的教育教学及活动展示;

2.了解园所和班级的理念和文化。这一点我们是通过园级家长会和班级家长会来落实的。

3.观察幼儿在集体中的表现。这里既包括观察个体幼儿的纵向发展,也包括观察幼儿在集体环境下的特有行为。

家长作为观摩者参与幼儿园各项活动的积极意义,也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1.  有助于家长了解幼儿园的办园理念和课程设置;

2.  有助于家长更加全面地了解幼儿。

家长观摩幼儿在园活动,是在集体环境中观察幼儿,从而更加全面地了解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化发展特点。

3.  有助于促进家园沟通。

家长来到幼儿园,与老师面对面,近距离观摩教师组织活动,这样直观的印象,有助于增进家园理解,促进家园沟通。

二、家长是参与者

家长作为参与者,是在参与老师设计并主导的活动中,参与老师发布的任务,或者参加某一项活动内容。比如在亲子联欢会中参与亲子游戏或表演亲子节目。在亲子春游秋游活动中,陪伴幼儿并保证幼儿在活动中的安全等。在这个过程中,家长陪伴或参与某个环节,主要是行为上的参与,是对老师交待任务的执行者。而对活动背后的设计意图和意义并不了解,也不参与活动的规划与设计,家长和老师之间缺少更深层次的沟通。

家长作为参与者参与幼儿园的各项活动,在某种程度上,也有积极的作用:

1.  这样的参与是与幼儿在集体氛围下的互动,能增进亲子情感;

2.家长亲身体验幼儿园课程,有助于在老师理念的指导下,将幼儿教育延伸到家庭;

3.在老师与家长的面对面沟通中,帮助家长形成良好的责任感,提升家长的素质。

以上,我们简单地介绍了家长作为观摩者和参与者的角色。下面,谈谈家长是合作者。

三、家长是合作者

在综合主题活动中,家长的角色不是停留在观摩者和参与者的层面,而是深入拓展为合作者。在理念共享前提下,家长和幼儿园达成一致的教育目标,关注主题活动的开展,并结合自身优势参与活动构建,提供资源,拓展幼儿在园活动内容,家园合力共同支持幼儿的健康、快乐、全面发展。那么,家长作为合作者,其作用的发挥都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一) 在各项活动的设计与组织中是合作者

在综合主题背景下,老师不再是主导者,家长也不仅仅是观摩者和参与者,家长和老师一起设计并组织活动,共同构建主题活动。比如:我园经典主题活动《小脚丫走清华》,从活动的构建到组织开展,家长都会和教师一起设计建构活动,而不仅仅是提供资源。各班的活动也因此各具特色

这里对小班参观清华附中标本馆的活动进行详细阐述。在主题活动的开始阶段,老师和班级家委会成员进行初步的主题讨论会。老师介绍班级幼儿近期发展的总体情况以及主要兴趣关注点,家长们梳理清华大学近期的自然资源和可以挖掘的人文社科资源。家长们讨论,有的建议去清华校史馆,理由是清华的孩子应该从小就了解清华的历史和发展特点;有的建议去清华附中标本馆,因为那里丰富的动物标本更能吸引幼儿的兴趣。

在这样的情况下,老师介绍了班级自然角的养殖情况。近期班里饲养了白玉蜗牛和蚕,幼儿对动物的关注度较高,表现出来了较强的探究欲望。同时,由于生活环境的限制,幼儿又表现出了对动物的直接经验不足的问题。老师还介绍了对学龄前幼儿来说“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是最有效的学习途径。通过老师的介绍和分析,家长们达成一致意见:对于小班幼儿来说,参观校史馆相对抽象,也缺乏相关经验,可以等幼儿稍大一些再去,或者家长单独带去。而参观标本馆,不仅与幼儿现在的养殖活动紧密结合,而且符合幼儿兴趣关注点位。于是,初步确定本班的“小脚丫走清华”主题内容为参观清华附中标本馆。接下来,老师与家长们共同构建主题活动,通过家园共育丰富幼儿对动物的认知经验;老师在集体环境中,鼓励幼儿细致观察并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记录,设计参观路线,了解文明参观礼仪等。在参观绘本馆的时候,家长担任专业讲解员,为幼儿讲解各种动物的相关知识。在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主题活动围绕幼儿的发展逐步展开,层层深入,收获了多元的发展效果。老师们在各项活动的设计和组织过程中,为家长提供参与的机会和平台,让家长充分发掘身边的资源,积极参与活动设计和组织,通过资源的整合,最大限度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再比如,结合“无体育不清华”的思想和幼儿体质优先发展的理念,我园春季学期有个经典主题活动《我运动我健康》。这个主题的高潮部分就是每年的亲子运动会活动。以往多是老师设计活动,家长参与活动。在综合主题活动背景下,我们的运动会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运动会的形式变成了“亲子运动嘉年华”,全程都是老师和家长共同建构。家长不仅会和老师一起设计活动,完善活动方案,还会在活动的过程中,和老师共同组织活动。同时,也会与幼儿共同参与游戏活动。

有些具有专业特长的家长,会在主题开展过程中,构建并参与班级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比如,小班综合主题活动《好玩的颜色》中,有一位奶奶是非遗传承人,她组织《有趣的扎染活动》再比如:大班综合主题活动《有趣的图形文字》中,有一位家长是甲骨文研究的专家,他为全班幼儿做了一次专业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的甲骨文专题互动活动。这类活动有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在活动的准备过程中,家长需要多次与老师磨合碰撞,老师介绍本班幼儿的发展特点和幼儿园活动组织实施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家长在此基础上融合自己的专业,不断调整最终形成适宜的活动。

老师精通幼儿教育,家长精通自己的专业,老师和家长的深度合作,科技和人文知识都变得深入浅出,适宜幼儿学习。综合主题活动不断拓展深入,不仅幼儿受益,对家长本身来说也是一个深入了解幼儿的过程,同时也拓展了家园合作的内容。

(二) 在幼儿的家园共育过程中是合作者

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个案例,在综合性主题活动《多彩世界》开展得过程中,幼儿纷纷利用色彩进行传作表达,并表现出了较大的个体差异。有的家长不能对这样的个体差异进行正确解读,就产生了源于家长的焦虑。于是他就在班级微信群中,向老师抛出一个求助式的问题“家长该如何在家庭环境下支持幼儿美术能力的发展”,并表示自己很困惑,希望得到帮助。这个话题一提出,就得到了另一位家长(豆豆妈妈)的积极回应。这位家长分享了支持幼儿美术能力发展的多种方法,也把自己孩子的部分美术作品发到群里进行分享和启发。老师在这个互动过程中,发现这些作品不仅绘画方法巧妙,充满童趣,家长的支持方法也非常有亮点。于是,就抛出了另一个话题“透过豆豆的作品,我们看到妈妈怎样的智慧?”进行全体家长范围内的讨论。有的家长说“豆豆妈妈很懂孩子”,有的家长说“豆豆妈妈准确地抓住了支持的契机,呵护了孩子的绘画兴趣”,还有的家长说“相比于豆豆妈妈,我太没耐心了,以工作忙为借口,把孩子交给老人带”……当家长的讨论聚焦在“依据孩子的兴趣和个人特点进行支持”的时候,老师就幼儿在3-6岁发展阶段,美术学习的特点和支持策略进行了专业解读。对于豆豆的学习经验,老师和家长们一致认为可以给豆豆办个画展,家长欣然地接受了大家的提议,并和老师一起积极筹备画展,布置画展。

于是就有了一次非常生动的幼儿个人作品展。每天入园和离园的时间,幼儿和他的父母都会站在画展前与小伙伴进行互动,介绍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的方法。在他的带动下,班级幼儿进行美术创作的积极性高涨,在这样的氛围中,大家互相启发,互相欣赏,幼儿的绘画兴趣和能力都得到了提升。越来越多的孩子有了举办个人画展的梦想,并通过自己的努力梦想成真,班级的个人画展办了一期又一期。

这个过程就是:主题活动创造了问题情境——家长提出问题——其他家长答疑解惑——老师抓住教育契机和生长点进行支持——老师和家长磨合碰撞——幼儿、家长和教师都获得发展的家园共育的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综合性主题活动背景下的家园共育不再是老师主导,家长参与,而是整个班级中的每一位成员都是贡献者,同时也是受益者。如果把一个班级比作一列火车,那么就是一列动车,每一节车厢都自带动力。

(三) 在个体幼儿的支持与指导中是合作者。

在综合主题活动中,个体幼儿的支持与指导任务不是老师单方面完成的,家长作为合作者,全程参与。在我园中班主题活动《朋友多了真快乐》开展的过程中,就有一个生动的例子。

随着主题活动的开展,老师发现莉莉小朋友在活动中经常独来独往,既不主动与人交流,也不积极回应他人,特别拒绝与他人分享。老师尝试着与莉莉进行沟通,但是她常常是保持沉默(这是发现问题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家长对幼儿在集体中的行为表现并未关注到)。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老师和家长共同分析问题,寻找原因:老师通过与家长约谈深入了解情况。家长反思说:家里一共有四个孩子,莉莉还有两个哥哥和一个弟弟,爸爸妈妈平时被三个男孩子牵扯的精力较多,对这个比较文静的女儿关注不多,以至于忽略了她常常表现出来的沉默。

在得知莉莉在幼儿园的表现后,家长意识到自己的教养方式急需调整。需要让女儿感受的父母的关注和爱,同时需要帮助孩子感受到在集体中与人交流分享的快乐。老师和家长在问题的分析层面上达成一致,进入问题解决阶段。基于莉莉的情况和我们的发展目标,家长和老师共同收集整理素材,设计并组织了综合活动《石头汤》。老师和家长共同研讨发掘绘本《石头汤》的价值点位,寻找适合的落脚点,老师向家长们介绍中班年龄段幼儿的社会性发展特点和适宜有效的支持引导途径。家长制作PPT,准备拓展活动的煮汤食材。

活动现场由莉莉妈妈组织。开始的时候,莉莉坐在全体小朋友中间,看着妈妈组织活动,脸上没有任何表请,也不参与任何一个环节的互动。这与其他幼儿的积极讨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活动的结尾部分,老师向全体幼儿介绍“今天这位带着我们煮汤的人就是莉莉的妈妈”,并且请莉莉走到集体前面和妈妈拥抱,因为这次活动非常有趣,听到老师的介绍,小朋友们自发地热烈鼓掌,还有的幼儿说“莉莉,你妈妈太棒了!”。

终于,大家看到了莉莉脸上洋溢的微笑和温暖,在集体中也逐渐开朗起来,慢慢地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随着莉莉同伴关系的改善,整个班级氛围也更加融洽。家长作为合作者,积极有效地促进了幼儿的个性化问题的解决。

莉莉妈妈参与班级活动并有效支持了孩子发展的故事在班级家长群中传为佳话。莉莉妈妈参与班级活动越来越多,在莉莉妈妈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故事妈妈,运动爸爸参与到班级活动中来。

在这个过程中,幼儿、教师和家长都获得了发展。教师拓展了个体幼儿指导思路,家长,家庭以及同伴都是幼儿获得发展的有效支持者;家长获得了成长,不仅更加深入全面地了解了自己孩子在集体中的情况,也及时调整了家庭教养方式。和家长的发展,收获的是幼儿的成长,还有什么比看到孩子敞开心扉,拥抱世界更快乐的事情呢?合作带来的是共赢,甚至是多赢!

在综合主题活动中,家长角色的定位与作用的发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综合主题活动的理解和价值判断。作为教师,我们不能忽略家长作为观摩者和参与者对幼儿园综合主题活动的价值。但是,只有我们把家长当作合作伙伴时,家园合力才能让幼儿的发展达到最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