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一些包办,将主动的权利还给孩子

| 分类: 家庭教育指导

北京市清华洁华幼儿园   伍佩佩

经过一个暑假,孩子们从小班升入了中班,他们都喜欢上了新的老师和新的班级,我也对孩子们有了初步的了解,我发现班里一位叫涛涛的的小男孩很特别,具体现象描述如下:

1、交往困难:他从不主动与老师和小朋友说话,即使别人主动与他交流他也还是不说话,最多很小声地回答是与不是,从不正视老师的眼睛。

2、生活自理能力差:自己吃饭和穿衣服都存在很大困难,生活自理能力很弱,应该说基本不会,总是需要老师和小朋友的帮助,这对一个中班的孩子来说是很不寻常的。甚至有小便了他也不自己去,也不和老师说,只是在老师跟前跺脚,就是不说他想小便,刚开始时我以为是他刚接触三位新老师还是有点胆怯,可是已经快一个月了,他还是不开口说他要小便,一定要等到老师发现他了,还得要老师带着他一起去或者让其他的小朋友领着一起去他才去,让他自己去他也不去。

3、日常生活包括游戏和吃饭等都处于被动状态:慢慢地我发现他处处被动,从不主动做任何事,饭摆在他面前他也不知道自己吃,班级活动他更是不参加,总是要老师和小朋友不断地提醒他该干什么了,提醒了还不行,还要带着他一起去,否则他会一直呆呆地坐着。总是等着老师叫他或者提醒他他才会去做,他从早上进班里就什么事都一定要不断地提醒和叫他,喝水吃饭都是,老师说一句“涛涛喝水”他就喝一口,不说的话他就拿着杯子一直站在那。教学活动时也是,他好像总是心事重重的样子,毫无兴趣,活动区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可是他面对所有的玩具也都没有兴趣,有时候我坐在他旁边拿起玩具和他一起玩的时候,他好像就把玩玩具当成了一种任务,感觉很紧张的样子,可是我看您晚上接他来的时候他完全跟变了一个人似的,拉着您在班里玩白天他动都不会动的玩具玩得特别开心。

    4、依恋母亲,缺乏安全感:每天早晨入园的时候我就听到涛涛从楼底下一直哭上来,我马上过去跟他问好,把他往怀里抱,安慰他的情绪,让他跟妈妈再见,他先是抱着妈妈说:“妈妈也上幼儿园,妈妈也上幼儿园!”等我再次过去抱他的时候,他又以很快的语速和妈妈说:“好,妈妈再见啊,妈妈你就在门口等着我啊!”几乎每天都是相同的模式,然后就是一整天的被动状态,他总是很紧张的样子,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他离园。

5、情绪低落,神情恍惚:在幼儿园从看不见他笑,总是很紧张,成天都一副精神恍惚的样子,嘴里还经常念念有词,有时会自己一个人坐在那莫名地笑,但是发现老师看他时又会立刻紧张起来,只有晚上妈妈来接时他才会露出笑容。

家庭背景:

涛涛这样的情况让我很担心,主动约涛涛妈妈交谈了数次,涛涛从小是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爸爸妈妈上班的时候涛涛都是跟着爷爷奶奶的,让我感到吃惊的是涛涛三岁之前除了家里的亲戚他几乎没见过什么陌生人。爷爷奶奶从不带涛涛出门和小区的小朋友们玩,都是在家里看着他。涛涛爸爸他们家族在他爸这一代有十个男孩,他爸爸是最小的一个,前面九个都生了女孩,所以涛涛是整个家族都捧着的,爸爸妈妈平常也都特别小心,不敢有一点疏忽。在家中几乎所有的事涛涛的爷爷奶奶都会代劳了,吃饭、穿衣等等,有时候妈妈试图让涛涛自己试试看,爷爷奶奶看到就急了,上手就喂,穿脱衣服就不用说了,爷爷奶奶总是护着,还有的时候涛涛要去小便,他爷爷赶紧拿了尿盆说:“别去了别去了,就在这尿吧!”,他只要一哭爷爷奶奶就对涛涛的妈妈发火,责问妈妈知不知道让孩子快乐成长,涛涛的妈妈是典型的贤良淑德型,很听公公婆婆的话,家中做主的还是爷爷奶奶。

分析:

从涛涛的这些家庭背景中我们可以看出:

1、涛涛是家族中唯一一个男孩儿,在家是一个家庭的中心,爷爷奶奶对其照顾太多,早期运动大量欠缺,过多的包办代替导致涛涛生活自理能力的不足。

2、三岁之前几乎没有和陌生人接触过,无形中剥夺了涛涛与同伴和外界交往的机会,导致涛涛在第一个陌生的生活环境——幼儿园中缺乏自信,过分依恋母亲,从不主动与同伴或老师交往。

3、他在03岁的早教期也就是语言发展的启蒙期里,家人过于关注他照料他,使孩子觉得不用语言大人也能够明白自己的意思。家人在他的语言发展中少了一些必要的外部“刺激”。

4、家人过多地关注和照顾涛涛的生活,而且家庭教育不一致(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

指导建议:

话说“三岁决定孩子的一生”,科学研究显示,三岁以前是孩子学习成长的关键期,不论在学习、智商、性格还是身高等等方面,三岁之前都是很重要的,孩子很多行为是在三岁前决定的,重点在于成人有没有给孩子充分的学习发展机会、给予足够的爱。涛涛在最关键的三岁前不论在运动还是交往上都被家长的“爱”所包办代替了,但是现在还不晚,孩子是不能等待的,现在就开始,让涛涛动起来吧!

1、有计划、有目的地加强涛涛的运动

以自动自发为原则,家长和老师共同寻找涛涛喜欢的运动,并耐心培养涛涛的兴趣和积极性,让涛涛快乐地运动。要量力而行,基于涛涛的基本情况选择运动类型和强度要求,孩子对自己做不到的事会特别的敏感,因此一味地采取强迫方式,只会产生反效果。家长可以引导孩子玩球的游戏,球的形状圆圆的孩子很喜欢,关于球饿游戏也很多,拍球、踢球、抛球等等,都可以训练孩子的感觉统和协调。

2、为涛涛创造一个自己说自己做的环境,一些涛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尽量让涛涛自己说自己做

切忌一切形式的包办代替,要相信涛涛在成人的指导和鼓励下是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的。家长及时了解幼儿园对各个年龄段孩子的教育要求,凡是幼儿园里要求孩子做到的事,在家中也应一样做到,这样才能使涛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在家里还要教育涛涛讲究卫生习惯,如饭前便后洗手,玩具玩完后要放回原处,不要乱放东西等,让涛涛逐渐学着自己动手整理自己的衣物、床铺被褥。

3、以鼓励教育为主,及时发现涛涛的进步

消除涛涛的焦虑和不安,让他喜欢幼儿园,喜欢老师和小朋友。涛涛很胆怯并且孤僻,他本来就很惧怕外界环境,他需要的并不多,一个肯定,一个微笑,一种赞扬的目光!给予涛涛宽松融洽的气氛,坚持不懈地帮助他,肯定的鼓励和表扬、激励和勇气,增强自信心,特别是像涛涛这样的小朋友,更需要老师以爱心去感化,以正确的方法去诱导,也更需要老师无微不至地关怀和教育,以真诚的爱和肯定的鼓励进行教育。

4、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多沟通,做到家庭教育的一致

统一家庭中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的教育力量,家庭矛盾不要暴露在孩子的跟前,爷爷奶奶不要再在妈妈教育涛涛时大声斥责妈妈,这样只会给涛涛带来反面的教育影响。

5、家园共育,共同努力

几乎每天晚上我都要和涛涛的妈妈说说涛涛在幼儿园的情况,也听听涛涛在家里的情况,我们都在共同努力地帮助涛涛取得更多的进步!家长和老师都要如实地反应涛涛在家或在园的情况,共同努力、互相配合,及时沟通,促进涛涛健康、快乐地成长。                                                                         

教育反馈:

通过家园的共同努力,涛涛不停地产生新的进步:

生活方面:会使用筷子,会自己吃饭和穿脱衣服,自己有小便会自己去,不用老师和小朋友领着。

情感方面:大部分时候都能高高兴兴入园,在园期间的紧张焦虑情绪也有所好转,但是有时候还是会有一些紧张和焦虑的情况,比如会自己在嘴里念念有词,问他他就会说是想念妈妈。

与人交往方面:涛涛还是不怎么主动和小朋友交往,但是如果有小朋友“惹”到他了,他也会说出来,比如谁坐错了位置,他就会让他让开,以前是从不会说的。

自我展现方面:在新年联欢会中,涛涛和其他男孩子一起表演了舞蹈《我爱北京天安门》和《歌曲联唱》,虽然动作不是很准确,可是他一直很高兴地跳着动着,这对涛涛来说是多么地不容易啊!

让涛涛适应幼儿园这个大环境需要一个长期培养的过程,而且需要老师和家长付出比其他孩子更多的耐心和精力,涛涛的紧张心理虽然没有得到完全的解决,可是他这一学期真的有了很大的变化,在班中他开朗活泼了许多,通过家园的共同努力,提高涛涛的适应能力,为涛涛创造宽松和谐的氛围,帮助涛涛消除紧张的情绪。

后续:

涛涛升入大班之后,换了新的老师,我仍然一直坚持着在关注涛涛。刚上第一学期时,大老师说涛涛刚开始时又不会自己去小便,需要老师或者小朋友帮忙带着他去,经过近两个月的适应,涛涛才可以自己去小便而不需要人陪,可见涛涛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还是很欠缺,但是经过一学期老师和家长共同努力,这一学期涛涛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涛涛会自发地和小朋友聊天了,陌生的老师问他问题他也会对答如流了,虽然在说话的时候还不是很大方,有点不敢看老师的眼睛,但是进步真的已经很大了,而且涛涛还可以连续拍球和向上抛接球,边拍边数,涛涛的进步让所有的老师都很高兴。

今天户外活动时,我又找涛涛聊了聊,在交谈中了解到涛涛的妈妈每天都陪着涛涛一起玩,最长玩的就是球的游戏,涛涛也很喜欢玩球,但是涛涛的爸爸很少陪涛涛一起玩,对此我想再约涛涛的爸爸谈一谈,也许父亲的影响可以帮助涛涛锻炼胆量和勇气,在涛涛的问题上家长和老师都要继续付出努力。涛涛,加油,坚持动起来吧!   

深层反思:

独生子女越来越多,隔辈的家长更是比较容易娇惯幼儿,教育观念相对容易滞后,涛涛一直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日子,作为教育者的我们应该知道,这种爱是会起到反面作用的,涛涛在无形中已经丧失了很多自己动手的机会,如果家长的教育观念可以及时更正,如果三岁之前涛涛走出家门,与同伴们一起游戏,一起打闹嬉戏,如果更多家庭中更多的包办代替可以改变,那么我们的孩子会获得更多自己认识世界、探索世界的机会!

幼儿早期教育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家长教育观念的培养和更新更是重中之重!